SK 海力士:今年全賣光、明年 HBM 產能基本售罄力積電切入 CoWoS
電力供應短期內仍將仰賴天然氣,美國管線營運商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量新的核電容量不會上線,建設將可再生能源連接到電網的輸電線需要數年時間,因此天然氣必須在未來幾年發揮重要作用。相較之下,過去 20 年資料中心發電量年增率不到 0.5%,過去 10 年發電量年增率為 0%。
數據中心電源管理公司 Lancium 總裁則稱,披頭四告訴世界,愛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至少在 AI 方面,電力就是一切。全球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在 2015 到 2020 年持平後,高盛估計,因為 AI 資料中心對電力的需求大增,預計到 2030 年將成長一倍以上,屆時資料中心占美國總電力需求將從目前的 3% 增加至 8%,需要額外 5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電力供應仰賴天然氣富國銀行也發布評估未來電力需求的報告,指出 AI 興起、半導體和電池製造的擴張,以及車輛電氣化,電力公司必須確保能源安全,美國電力成長十年持平後,預計到 2030 年美國整體電力需求將增加 20%,僅 AI 資料中心就預計將為美國增加約 323 太瓦時的電力需求。分析師認為,希望利用 AI 熱潮的人需要弄清楚電力在哪裡,如何獲得電力,以及在哪裡可以最快速地建立資料中心來提供 AI 所需的電力,同時控制成本。科技業變革對電力的需求如此龐大,相較 1 GW 的電力足以滿足 100 萬人的家庭需求,100 GW 的電力足以滿足全球 10% 的照明需求,反應「我們正在見證歷史上對 AI 的最大規模資本注入。
高盛也估計未來七年資料中心電力使用的三種場景,在這三種情況下,電力需求預計都會上升。報告指出,預計未來五年將以本世紀初以來從未有過的速度增長。當然,你也可以在研究單位認識業界老闆,轉換跑道到企業,不過根據綠學院多年的觀察,許多研究員還是習慣待在研究單位,因為雇主或客戶可能隨時間改變,但自己永遠是自己的老闆。
為什麼特別強調自主?研究單位的工作內容各異,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還有許多文獻資料要讀,所以通常不會有一套制式的新人培育系統,大多都是實際參與專案邊做邊學,而不會有一本手冊把所有該注意、該知道的地方記錄下來,就算有,你應該也不會想看。又例如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製造業淨零計畫研究員」職位,就是針對特定產業的輔導,從協助碳盤查、碳足跡、碳權等構面與政府、企業、產業公協會或社群、查驗單位、學術單位密切合作,非常多元。同樣地,當面對新議題時,能夠迅速理解並將其轉化為可以提供給客戶的服務也很重要,這往往需要在規範內容的細節中進行推敲。現在國家正在全力邁向綠色轉型,我們預估市場將提供超過 1,200 個研究員的工作機會,是否感到有點心動呢。
學習新事物的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然而仔細推敲其工作內容後,會發現其包含了許多與永續發展相關的研究工作,如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工廠製程廢氣處理、化工廠節能製程開發等。
對了,當研究員之後你的英文能力會顯著提升。如果你不是碩士,你可以應徵一些僅要求大學學歷如研究助理的職缺,這些職位的起薪通常較碩士學歷者低,月薪可能會少 3,000~6,00 0元。核心能力二:邏輯分析能力研究員是個有智商門檻的工作。基本上,能夠快速地從英文文件中找到重點,或理解英語影片的內容就已足夠。
為什麼研究員這麼重要?研究員的素質決定國家永續政策的品質。首圖來源:shutterstock)延伸閱讀:【綠色人才 ‧ 一】十個綠色工作開出破萬職缺,現在進場贏在起漲點【綠色人才 ‧ 二】入行捷徑。以工研院「化學研究員」的職位為例,光從職稱來看,可能會認為只是一個一般的實驗室研究工作,並不覺得跟綠色、永續有什麼關係。研究員的工作內容研究員的工作內容多與政府專案、標案、計畫綁定,但這不代表你只能接政府的幕僚工作,你也可以接產業的幕僚工作,許多公司並沒有預算養幕僚,就可以委託專案給研究單位,讓研究員幫他們處理企業遇到的問題。
就拿剛剛的化學研究員為例,若該專案是與企業的合作案,則會更加多元化,比如企業希望建置碳捕集系統,那整個專案流程則包含文獻與資料蒐集、技術評估、製程設計、設備採購、建廠發包、協助工廠運轉,整個過程需要負責的內容都不同,一個專案的時程也可能會橫跨兩三年。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703223425197-0); }); 不過企業 ESG 的推動力通常是為了遵守政府的法令規定,在《具備這三個能力,你可以敲 1,800 家企業的門》我們談到這些滿腔熱血、充滿理想與抱負的新鮮人容易在飽受人際關係與職場政治的壓力下而陣亡。
永續領域的資訊多以英文為主,要了解最新發展往往需要直接閱讀英文內容。永續顧問──低碳解決方案服務商有望釋出超過 2,000 個工作【綠色人才 ‧ 三】具備這三個能力,你可以敲 1,800 家企業的門【綠色人才 ‧ 四】溫室氣體查驗員立場中立又身價看漲,值得投入嗎?。
所以,我們可以把視角拉大,思考:政府的政策是如何制定的?應該不是靠政府單位幾位承辦人,他們每天光應付立法委員質詢、民眾陳情就已經快得躁鬱症了,需要一群幕僚協助政府研究、制定、執行政策,甚至進行技術研發、產業應用導入,助攻國家實現淨零排放。你可能會覺得這樣有點像是活動公司,但這可是研究員可以去市場走動,與產業交流的好機會為什麼特別強調自主?研究單位的工作內容各異,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還有許多文獻資料要讀,所以通常不會有一套制式的新人培育系統,大多都是實際參與專案邊做邊學,而不會有一本手冊把所有該注意、該知道的地方記錄下來,就算有,你應該也不會想看。這種邏輯分析的能力通常可以在商學院的學習中有效地培養,也可以透過參與課程、專案報告來積累。永續領域的資訊多以英文為主,要了解最新發展往往需要直接閱讀英文內容。研究員的工作內容研究員的工作內容多與政府專案、標案、計畫綁定,但這不代表你只能接政府的幕僚工作,你也可以接產業的幕僚工作,許多公司並沒有預算養幕僚,就可以委託專案給研究單位,讓研究員幫他們處理企業遇到的問題。
基本上,能夠快速地從英文文件中找到重點,或理解英語影片的內容就已足夠。以工研院「化學研究員」的職位為例,光從職稱來看,可能會認為只是一個一般的實驗室研究工作,並不覺得跟綠色、永續有什麼關係。
研究員工作內容三:推廣與教育市場你一定常看到研討會都掛著研究單位協辦的字樣,這是因為政府推動政策,一定需要教育市場,讓全民知道政府含辛茹苦、為國為民,因此研究員時常需要舉辦相關的說明會、培訓、講習、研討會、展覽,當作政令宣導。雖然名為研究,研究員實際上會積極協助產業導入新技術,並透過舉辦培訓課程、活動等方式,促進研究成果與應用場景的對接,進而推動永續發展在產業實際落地。
永續牽涉的都是系統再造、模式創新、跨領域這種層級的問題,領導者不能用拍腦袋、理念決定政策方向,因為所謂的解決方案往往並不直觀。你可能會覺得這樣有點像是活動公司,但這可是研究員可以去市場走動,與產業交流的好機會。
研究單位根據其屬性,可大致分為由政府為特定目的設立、或由民間團體設立的研究院。現在國家正在全力邁向綠色轉型,我們預估市場將提供超過 1,200 個研究員的工作機會,是否感到有點心動呢。研究員通常追求時效,與政府或企業保持同步的資訊更新,因此與其等待他人翻譯成中文,直接閱讀英文資料較有效率。政府單位每天處理的事情多如牛毛,非常繁雜,當面對問題時,他們很容易慌了手腳,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時候就需要你能夠有效地拆解問題,例如需要了解長官、委員真正關心的是什麼,以及如何蒐集必要的資料和獲取資源,最後還需要清晰地向對方說明解決方案。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703223425197-0); }); 不過企業 ESG 的推動力通常是為了遵守政府的法令規定,在《具備這三個能力,你可以敲 1,800 家企業的門》我們談到這些滿腔熱血、充滿理想與抱負的新鮮人容易在飽受人際關係與職場政治的壓力下而陣亡。研究工作聽起來高大上,但實質有點「阿信」,因為陪長官讀書可是全天候的服務,政府或企業面對外在快速變動的環境,開出來的需求常常五花八門、天馬行空,我們嘗試分類如下,如果有所欠缺也不要過於在意,千萬不要讓過往經驗限制了你的想像:研究員工作內容一:政策或技術研究研究有多種可能的路徑,從技術、政策、商業模式、創新等不一而足。
這些研究單位提供了科學證據、政策建議和創新解決方案等,為實現國家永續發展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研究員的工作。核心能力三:跨界能力以前在產業還沒有那麼複雜的時候,研究員確實可以從一而終,一輩子只研究一個主題或產業。
研究員工作內容二:產業輔導有時候,研究報告結案之後,會因為各種原因束之高閣。當然,你也可以在研究單位認識業界老闆,轉換跑道到企業,不過根據綠學院多年的觀察,許多研究員還是習慣待在研究單位,因為雇主或客戶可能隨時間改變,但自己永遠是自己的老闆。
學習新事物的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又例如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製造業淨零計畫研究員」職位,就是針對特定產業的輔導,從協助碳盤查、碳足跡、碳權等構面與政府、企業、產業公協會或社群、查驗單位、學術單位密切合作,非常多元。不過如果這類研究是為了支持企業實現其減碳目標,就有機會重見天日。雖然英文能力沒有嚴格的分數要求,但一些研究單位可能會要求提供英文能力證明,或在面試時進行英語測驗。
▲ 了解更多:綠學院產業小聚、證照班(作者:羅時芳。研究員的升遷路徑各家不同,參考工研院的路徑,大概是副研究員、研究員、資深研究員、正研究員、資深正研究員,除了在專業部分累積年資外,也可以往管理職的方向發展,例如擔任研究室或部門主管等,當然所需負責的工作就會與研究員較為不同,比較多管理工作。
同樣地,當面對新議題時,能夠迅速理解並將其轉化為可以提供給客戶的服務也很重要,這往往需要在規範內容的細節中進行推敲。所以,我們可以把視角拉大,思考:政府的政策是如何制定的?應該不是靠政府單位幾位承辦人,他們每天光應付立法委員質詢、民眾陳情就已經快得躁鬱症了,需要一群幕僚協助政府研究、制定、執行政策,甚至進行技術研發、產業應用導入,助攻國家實現淨零排放。
研究員生涯潛力評估關於研究員的職缺,比較難直接搜尋綠色、永續相關的關鍵字就找得到,因為研究員的工作內容描述經常看不出跟綠色、永續有什麼關係,但其實是強相關,因此,你可從自身專業領域相關的研究單位入手,看看他們最近開了哪些職缺。核心能力二:邏輯分析能力研究員是個有智商門檻的工作。
他告诉我,昨天有一个美国公司的太阳能销售人员敲他的门,他更愿意更一个讲他母语的人做生意。
一家光伏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向早报记者表示。
面对国际市场的萎缩,我市太阳能企业开始积极开拓国内应用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应。
因此,Fides Gestion 集团还和电力开发公司(EDC)签订了购买电力合同。
温总理则提出了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的思路,建议企业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促进出口稳定增长。
厦门民营企业家弘信电子董事长李强就在微博中说,民营企业发展不乏机制和动力,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若不建立相对制衡的治理结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取得一定成功后,膨胀的欲望和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将使